杀虫偏方或许含禁用毒物 12种有机污染物被禁用
依据昨起在国内收效的《斯德哥尔摩条约》,第一批12种具有严重损害的有机污染物被禁用,记者昨日造访商场发现,正规杀虫剂令人定心,但专家也对市民进行了提示。
本报讯(实习记者杨学聪)“暖气来了,家里的甲由也多了,这不又来买杀虫剂了。”昨日在朝阳区的万惠商场,一位正在选购杀虫剂的大妈和记者说。
《斯德哥尔摩条约》在国内收效的第一天,记者造访了几家超市,未发现含有几种在列污染物的杀虫剂,但有专家提示,现在有的家庭运用“偏方”杀虫,此类杀虫剂不扫除含有违禁物质,应当慎用。
在京客隆甜水园店,记者翻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杀虫剂产品,仅杀虫气雾剂一种产品就有雷达、必扑、全无敌、枪手、揽菊等七八个品牌。扫一眼产品的成分栏,称号短的有胺菊酯、氯氰菊酯、炔咪菊酯,长的有高效氯氰菊酯、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等等。更有厂家声称自己运用的菊素是纯天然的。而就在昨日,《斯德哥尔摩条约》正式对我国收效,12种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最具损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成为第一批被消除的污染物。
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的谢绍东教授告知记者,《斯德哥尔摩条约》中第一批被制止的12种污染物都归于内分泌搅扰物质,对身体有害是公认的。其间几种是咱们很熟悉的杀虫剂质料,如滴滴涕、七氯、氯丹等,这些物质的典型特点是:毒性、持久性强、运用起来更快捷、价格实惠公正。现在本市商场上正规出产厂家出产的杀虫剂大都已弃用此类物质。但有必要留意一下的是,现在民间还盛行的一些杀虫偏方大都含有此次被禁的滴滴涕或氯丹。
谢教授特别强调,这些物质的毒性、持久性是和它的杀虫作用成正比的,越灵的毒性越强。而这些污染物的持久性很强,在人体内难降解,将长时间存在于脂肪中,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。所以家庭杀虫一定要慎用偏方。